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思齐[1]
出 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4期85-92,共8页Journal of Fu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杜诗比较批评史和杜工部集英译"(11BZW020)
摘 要:宋代杜诗空前普及,涌现出许多杜诗批评家,而苏轼是其中杰出的一位。苏轼的杜诗批评,其文献主要为题跋,也见于序文。苏轼涉及杜诗的题跋和序文接近五十篇,其中直接论及杜诗的一共18篇。苏轼直接论及杜诗的题跋和序文呈现为两个类型,均属杜诗研究的富矿而前人未作多少开采。一类在标题上有杜诗字样,它们多为总体性的杜诗批评。一类在标题上没有杜诗之字样,它们多为具体的杜诗批评。苏轼的杜诗批评,成就巨大,特色鲜明,其主要特色有三。第一,浓厚的比较意识与跨学科比较的实际操作。第二,深沉的历史观念与化资料为思想的杰出能力。第三,真正的文学裁判与谴责性批评的具体实施。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