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江稻区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余聪华 郭小鸥 薛晓波 

机构地区:[1]江苏省南通市粮棉原种场,如皋226541

出  处:《农业科技通讯》2016年第10期94-96,共3页

基  金: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SXGC(2015)107]

摘  要:通过开展沿江稻区水稻不同栽培方式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沿江稻区不同栽培方式条件下水稻生长进程、穗粒结构及产量表现各有优势。实际产量表现为钵苗机插产量>毯苗机插产量>塑盘旱育抛秧产量>机直播产量。生长进程与穗粒结构综合表现为:钵苗机插栽培群体生长协调,穗粒结构合理,全生育期相对较长,在不影响茬口的情况下,可作为沿江稻区主推技术;毯苗机插和塑盘旱育抛秧技术处理的生育进程合理,穗粒结构相对比较协调,产量水平较高,可以在本地区大面积应用于生产;机直播技术处理的全生育期大幅缩短,生育进程虽然有所加快,但产量结构不协调,实际产量最低。

关 键 词:水稻 栽培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分 类 号:S511.22[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