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药学部,厦门361003 [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病理科,厦门361003 [3]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厦门361003
出 处:《光明中医》2016年第19期2773-2775,共3页GUANGMING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特征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186例MsPGN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回顾分析其病理特征,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西药治疗组、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每组各62例。西药治疗组用贝那普利(ACEI)及双嘧达莫,雷公藤多苷组西药加雷公藤多苷,正清风痛宁组西药加正清风痛宁。结果 MsPGN的免疫病理和电镜病理特征突出;西药结合中药雷公藤多苷与西药结合正清风痛宁治疗MsPGN的总缓解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32.3%、67.7%、37.1%、71.0%,均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16.1%、35.5%(均P<0.05);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的总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别(均P>0.05);西药治疗组治疗前后除Scr水平显著下降外(P<0.05),其余5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均P>0.05);雷公藤多苷组与正清风痛宁组治疗前后除WBC外,其余5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正清风痛宁组治疗后Scr水平改善程度优于雷公藤多苷组(P<0.05);正清风痛宁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组的25.8%(P<0.05)。结论 MsPGN的免疫病理和电镜病理特征突出,是本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可靠方法;西药结合雷公藤多苷或西药结合正清风痛宁治疗MsPGN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正清风痛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雷公藤多苷,更值得临床推广。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