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曾晓宁
机构地区:[1]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广东河源517025
出 处:《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6年第5期541-542,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Intensive and Critical Care
摘 要:目的: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普罗帕酮与胺碘酮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广东省河源市源城区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各种病因引起的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270例,其中心房颤动(AF)和心房扑动(AFL)196例,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4例。将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胺碘酮组(137例)和普罗帕酮组(133例),胺碘酮组首剂静脉注射(静注)胺碘酮5~7 mg/kg,然后以1.2~1.8 g/d持续静脉滴注(静滴)或分次口服,直至总量达10 g且治疗有效后改为口服,每次100~400 mg,每日1次;普罗帕酮组首剂给予普罗帕酮1.0~1.5 mg/kg缓慢静脉注射,然后以0.5~1.0 mg静滴维持,治疗有效后改为口服,每次100~200 mg,每日3~4次。疗程均为15 d。比较胺碘酮和普罗帕酮对AF、AFL和AVNRT的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普罗帕酮和胺碘酮对AF及AFL的显效率和有效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效率:52.7%(48/91)比48.6%(51/105),有效率:33.0%(30/91)比44.8%(47/105),均P>0.05〕;但使用普罗帕酮治疗AVNRT比胺碘酮能获得更高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显效率:54.8%(23/42)比31.3%(10/32),有效率:40.5%(17/42)比34.3%(11/32), P<0.05〕。普罗帕酮组和胺碘酮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9.5%(15/37)比40.5%(22/37), P>0.05〕。结论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普罗帕酮治疗AVNRT的显效率和有效率均明显高于胺碘酮。
分 类 号:R541.6[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