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秀婵[1] 白人骁[1] 

机构地区:[1]天津医院感染免疫风湿科,天津300211

出  处:《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1108-1112,共5页Journal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痛风是由于嘌呤类物质在体内长期代谢障碍及紊乱,导致血液中其代谢终产物尿酸浓度持续增高,超饱和后形成的小针尖状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肾脏、软骨等处,引起软组织损伤的一类严重代谢相关性疾病。尿酸盐结晶的临床表现为痛风石、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等,严重时可能会出现关节损毁、致残和肾功能不全等。高尿酸血症是引起痛风的重要生化基础以及最危险的因素,其发病率存在地区差异,就国内而言,北京市东部地区患病率为3.29/6,成都地区患病率为20.14%,而石家庄地区患病率为5.3%。

关 键 词:痛风 代谢 药物治疗 综述文献 

分 类 号:R589.7[医药卫生—内分泌]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