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琼[1] 周雁[1] 毛晨晖[1] 韩菲[1] 高晶[1] 崔丽英[1,2]
机构地区:[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100730 [2]中国医学科学院神经科学中心,北京100730
出 处:《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第10期720-725,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Neurology and Neurosurgery
摘 要:患者男性,69岁,主因行走不稳4个月,双下肢麻木无力、发作性抖动3个月,于2015年11月10日入我院神经科。患者4个月前(2015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行走不稳,不自主向左侧歪斜;约1个月后(2015年8月)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行走时前屈、前倾,伴静止时双下肢发作性抖动,动作幅度较大,持续数分钟,2-3次/d,夜间加重、活动或自行按摩后缓解,无头晕、头痛,无意识障碍等。外院头部MRI(2015年9月5日)显示,左侧侧脑室后角和周围占位性病变,伴大面积水肿,增强扫描病变呈结节样强化,考虑脑转移瘤可能性大,不排除分化不良的室管膜瘤等可能;亦可见硬膜下积液,脑白质变性。为求进一步诊断与治疗,于2015年9月14日首次收入我院神经外科,入院后体格检查:右侧颞部视野缺损,左侧额部和耳上皮肤针刺觉减退,左下肢肌力4级、余肢体肌力正常,肌张力均增高,双侧Babinski征阳性。复查头部MRI显示,左侧侧脑室脉络丛、枕角室管膜下占位性病变(图1),不支持高级别神经上皮组织肿瘤;进一步行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显示,左侧侧脑室后角代谢增高。遂于2015年9月23日行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左侧侧脑室后角)穿刺活检术。患者住院13d,出院等待病理学检查结果,遵医嘱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0.50 g/次(2次/d)、维生素B110 mg/次(3次/d)以及甲钴胺(弥可保)0.50 mg/次(3次/d)。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