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渍涝灾害影响程度评估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旭晖 朱海涛 杨洪建[3] 张朴[4] 何浪[5] 

机构地区:[1]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苏南京210008 [2]镇江市气象局,江苏镇江212003 [3]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南京210036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5]江苏省气象局,江苏南京210008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16年第9期407-411,共5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中国气象局气象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编号:CMAGJ2014M20);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编号:BF2014411);农业部公益性行业计划(编号:201203029)

摘  要:根据农田水分平衡原理,基于日渍涝灾害指标和权重指数构建渍涝灾害过程指数模型,使用江苏历史农业旱涝灾情、土壤水分自动观测资料确定模型参数,建立渍涝灾害过程等级判别指标体系,系统分析江苏省农田渍涝时空分布规律和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江苏渍涝灾害苏南西南部最多,淮北西北部最少。1年4季中,夏季渍涝灾害渍涝灾害过程占全年40%-60%,渍涝最为频繁也最为严重;春季渍涝灾害南北差异最大,苏南地区年均近2次,淮北西部地区约2年1遇;秋季淮河以南地区发生频率明显轻于春季,但发生程度重于春季,淮北地区发生频率和程度略高于春季;冬季渍涝灾害过程全年最轻,淮北地区无中等程度以上的灾害。54年来,淮河以南地区渍涝灾害过程呈“W”形波动,经历了3个相对高峰期,分别为20世纪60年代前期、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前期、2010年至今,以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1世纪前期发生最为频繁;淮北地区渍涝灾害过程呈“L”形变化,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初期有1个相对高峰期后,年际变化小,基本在3-5次之间波动。从气候变化趋势看,苏南地区春季渍涝灾害呈现一定的减少趋势,江淮之间夏季渍涝灾害呈现显著的增多趋势,淮河以南地区冬季渍涝灾害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

关 键 词:渍涝灾害 影响评估 江苏 水分平衡 模型 

分 类 号:S422[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