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诸暨市人民医院输血科,浙江诸暨311800 [2]诸暨市中医院检验科 [3]诸暨市妇幼保健院
出 处:《实用预防医学》2016年第11期1360-1362,共3页Practical Preventive Medicine
摘 要:目的监测初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分布,掌握近期药敏状况,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诸暨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1月-2015年3月剖宫产切口感染的初产妇62例切口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共培养鉴定出13种病原菌89株,以G-球菌为主(61株),占68.54%,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其次是G+球菌(24株),占26.97%,前三位的病原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培养鉴定出4株直菌,占4.49%。分离到16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占病原菌的17.98%,占大肠埃希菌的53.33%。主要G-球菌除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高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较敏感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且显示出交叉耐药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等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初产妇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增强,提示临床一方面做好围术期感染的防控,另一方面加强抗生素应用的管理,降低切口感染率和遏制耐药菌的增长。
分 类 号:R378[医药卫生—病原生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