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振国[1]
出 处:《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19-24,共6页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国文言小说史"(09CZW051);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晚清民国文言小说叙录"(SK2016A0892)阶段性成果
摘 要:民国初期(1912-1919)的文言小说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异常活跃,尤其是报刊上发表的文言短篇小说成果颇丰。民初文言小说在形式和创作手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在思想上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同时也具有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对理想社会政治图景进行了描绘,表现出了旧体文学作家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变革精神。这些精神特质既是对文言小说传统精神的延续,也是对时代精神的吸纳,从而让民初文言小说成为我国小说从古典向现代过渡的纽带和桥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