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南昌330006
出 处:《时珍国医国药》2016年第9期2189-2191,共3页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基 金:江西省科技计划项目(No.20122BBG70137-4)
摘 要: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证候特征,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制定心衰中医证候调查表,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建立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通过频数分布分析和聚类分析法来分析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结果共收集23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59例,女性73例,男女比例为2.18:1。患者平均年龄为(72.84±11.734)岁。其中频次排在前5位的中医症状是:疲倦乏力230例(99.14%)、气短225例(96.98%)、胸闷222例(95.69%)、心悸221例(95.26%)、气喘204例(87.93%),舌象以舌暗173例(74.57%)、苔白145例(62.50%)多见,脉象以脉弦144例(62.34%)多见,中医证候要素主要以气虚为主,其次是血瘀、水饮、阳虚、阴虚、痰浊,病位以心为主,其次肾、肺、脾。结论顽固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证候复杂,以气虚血瘀最为多见,心肾阳虚、气阴两虚是顽固性心力衰竭的的主要的本虚证候类型,水饮内停证、痰瘀互阻证是常见的标实证候类型,病位主以心肾为根。
分 类 号:R24[医药卫生—中医临床基础] R2-031[医药卫生—中医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