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伟生[1]
机构地区:[1]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杜甫研究学刊》2016年第3期44-53,共10页Journal of Du fu Studi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3YJAZH055);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YBA116)
摘 要:李白《明堂赋》《大猎赋》,杜甫"三大礼赋"及《封西岳赋》,均属光赞盛美之作。真正能表现李杜个人性情的是咏物自喻、写景抒怀之作。李白《大鹏赋》、杜甫《雕赋》,既完成了个体生命的宏观写照,也切合着国家形象的时代建构,并以其高远的境界与卓异的品质感染着历代读者。李杜赋作的体制风貌同而又异。"同"在:假赋试才以求仕进,以散驭骈以为新变。"异"在:李白与心徘徊,以文驭诗、化诗入赋,以至诗赋难分,由此可见赋体新进的承继与预告;杜甫随物宛转,刻意锤炼、化赋入诗,乃至以赋为诗,留给赋史的是超越传统的失败与警示。自李杜始诗取代赋而成为文坛主流。诗赋地位的消长主要由诗赋本身的体式特征所决定,也与外部环境有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