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璇[1] 蒋浩宇[1] 陈戈[1,2] 于方杰[1,2]
机构地区:[1]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中心,青岛266100 [2]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区域海洋动力学与数值模拟功能实验室,青岛266100
出 处:《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6年第10期1324-1333,共10页Scientia Sinica(Terra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331172;U1406404;6136113600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项目(编号:2015ASKJ01)资助
摘 要:在强烈的风暴下所产生的涌浪,因其微弱的耗散性,往往能够横穿整个洋盆.这一特性使得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观测涌浪的产生、消亡过程,以及通过涌浪参数反演风暴特征成为了可能.本文利用2003-2010年Globwave提供的SAR波模式数据,根据涌浪的频散关系和其传播的几何光学定理对涌浪进行了反向的起源追踪,从而对产生涌浪系统的风暴进行了定位,并实现了对涌浪场的一致化时空场重构.通过与海面风速数据的对比分析,印证了这一方法的有效性.采用这一方法,本文得到了涌浪源起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相应的涌浪演化的一般过程.这些结果对涌浪预警、海浪模式、海气界面传输及气候变化等相关领域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