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实用放射学杂志》2016年第10期1622-1624,1639,共4页Journal of Practical Radiology
摘 要:下腰痛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临床常见疾病。引起下腰痛最主要原因是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但腰椎间盘退变与疼痛之间的病理、生理关系至今仍未完全明确[1]。临床上常用的评价腰椎间盘退变的影像学方法包括 X 线平片、CT、椎间盘造影及 MR。MR 的T1 WI、T2 WI 仅能发现椎间盘退变的中晚期改变,一些椎间盘退变分级方法是基于传统 MR 矢状位 T2 WI 上髓核(nucleus pulposus,NP)和纤维环(annulus fibro-sus,AF)信号的改变来评价椎间盘退变。研究表明椎间盘早期退变发生在明显 T2信号丢失之前[2-3],而常规 MR 序列无法探测这些早期改变。MR T2 map-ping、自旋锁定(T1ρ)、T2? mapping 等方法最早用于评价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生物化学改变,椎间盘组织的生化成分与关节软骨类似,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这些技术同样可以定量分析椎间盘基质成分的变化,发现椎间盘早期退变的生化成分改变。
关 键 词: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 MR成像技术 早期退变 临床常见疾病 关节软骨退变 mapping 应用 生物化学改变
分 类 号:R445.2[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R681[医药卫生—诊断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6.23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