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惠炜[1]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9期34-40,共7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2015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
摘 要:消费平滑理论经历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说、库兹涅茨悖论、杜森伯里的相对收入假说、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假说、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马蒂逊和麦克利尔等的流动性约束、利兰德和泽尔德斯等的预防性储蓄假说等理论演进。通过梳理古典经济学时期的消费平滑思想及其当代消费平滑理论使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消费平滑理论的认识:第一,绝对收入假说标志着现代消费理论的兴起,收入与消费的关系成为消费理论研究的核心;第二,生命周期假说认为消费者为实现消费平滑,持久性收入决定消费者的支出决策;第三,把消费理论从确定性条件推进至不确定性条件,提出消费者根据当期关于未来收入贴现和的预期与上一期的预期值之差对消费进行调整。未来的消费平滑理论研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将区域因素纳入到消费平滑的理论框架;第二,将精准扶贫纳入到消费平滑的影响研究;第三,将惯性平滑与家庭投资金融资产纳入到消费平滑的理论框架。
关 键 词:消费平滑 绝对收入假说 库兹涅茨悖论 相对收入假说 生命周期假说
分 类 号:F063.2[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3.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