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针刺时间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肌电图分析  被引量:1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元水 熊键[2] 张喆[1] 盛威[1] 

机构地区:[1]鄂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湖北鄂州436099 [2]武汉市第一医院康复科

出  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第20期5120-5121,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摘  要: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时间对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的疗效。方法 96例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2例,3组均选取(髀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四穴进行针刺治疗,A组进针得气后即可出针,B组进针得气后留针30 min,C组进针得气后留针60 min,3组每天针刺1次,5次为1个疗程,共5个疗程。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运用临床痉挛指数、Fugl-Meyer评分对下肢运动功能进行评定,并运用表面肌电图系统记录治疗前后患侧膝屈曲和踝背屈时主动肌及拮抗肌肌电活动差异。结果 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3组主动肌(股二头肌和胫前肌)积分肌电值(IEMG)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A、B组主动肌IEMG明显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2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3组拮抗肌(股直肌和腓肠肌内侧)IEMG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A、B组拮抗肌IEMG明显降低且B组明显低于A组(P<0.05)。3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3组患侧肢体膝屈曲、踝背屈协同收缩率(CO)均明显降低(P<0.05),与A、C两组比较,B组的降幅差异明显(P<0.05)。4与治疗前相比,3组临床痉挛指数、Fugl-Meyer评分均显著改善(P<0.01),且B组显著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不同针刺时间均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下肢痉挛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30 min留针疗效最好。

关 键 词:脑卒中 下肢痉挛 针刺时间 肌电图 

分 类 号:R245.311[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