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模式的演进  被引量: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燕[1] 

机构地区:[1]河海大学社会系

出  处:《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6期161-166,共6页Theory and Reform

基  金:北京郑杭生社会发展基金会.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学子项目"城市化背景下环境行为的研究--基于杭州市若干社区的研究"(13ZHFD05);项目负责人:蒋培

摘  要:农村面源污染及其治理模式的转变反映文化轨迹的变化历程。传统社会时期人类被动地适应生态环境而形成生存型文化,工业社会时期利用科学技术手段控制自然环境形成生产型文化,随着生态文明的倡导,人类以生活型文化为主导,主动平衡物质消费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在实际文化运行轨迹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增长的欲望与需求容易导致文化脱轨现象,引发生态环境恶化与社会矛盾的增多。文化凭借自身具有的"反身性"特性对不适当的行为予以主动修复与纠正,实现整体社会从生产型文化向生活型文化的转变,保持人与生态关系之间的协调统一。

关 键 词:农村 面源污染 环境治理 文化变轨 农家乐经济 

分 类 号:F303.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