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姜守诚[1]
机构地区:[1]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16年第5期71-80,共10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摘 要:白起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秦军将领,在三十余年的戎马生涯中,他保持了不败战绩,立下赫赫战功,为秦帝国的统一大业做出巨大贡献。然而,长平之战坑杀四十万赵军降卒的决策,使白起成为千夫所指的历史罪人,乃至掩盖了一生功绩。对于这位传奇将军,官方、民间及道教分别从各自的立场出发,塑造和建构出不同的人物/神格之形象。唐宋时期,中央朝廷对白起基本是持正面肯定的立场,并有过诏令修缮杜邮旧祠、配享武庙等举措,而民间百姓则采取贬抑的态度,认为白起伐戮过重、死后也难逃其咎,故而沉沦地狱中接受冥拷或轮回投胎为畜生以偿还宿罪。六朝以降,道教将白起纳入神鬼谱系中,最初是作为低位阶的鬼王出现的,尔后又逐步得到抬升和神格化,最终入列仙班、成为神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