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治理的转型及其三大逻辑  被引量:2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虎祥[1] 仇立平[2]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博士。上海200020 [2]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200444

出  处:《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0期57-63,共7页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社会分层流动的和谐互动研究"(11&ZD035);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文化资本:我国城市中间阶层的生产和再生产研究"(11BSH028);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孵化课题"社会治理创新的历史逻辑与现实路径研究"

摘  要: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治理转型的新历史阶段。基于本土语境下对"治理"概念的理解,在近代以来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治理实践中,强国家逻辑、平民主义逻辑与市场逻辑都在不同程度上得以延续:除晚清民国外,强国家逻辑始终在社会治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平民主义逻辑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市场逻辑则"催生"社会的发育并参与社会治理。三大逻辑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相互形塑,即强国家逻辑主导下的平民主义逻辑和市场逻辑,同时也反向作用于强国家逻辑,平民主义逻辑将会限制市场逻辑的利益扩张,市场逻辑则有可能改变强国家逻辑的表现方式和平民主义逻辑的性质。

关 键 词:社会治理 社会转型 强国家逻辑 市场逻辑 平民主义逻辑 

分 类 号:D630[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