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出 处:《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年第10期88-103,共16页Journalism & Communication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末民初画报研究"(项目编号:10CXW00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表征是通过符号系统产生意义。通过分析清末民国时期《点石斋画报》和《良友》(也涉及同一时期部分日本报刊的相关内容)对中日军事冲突的图像表征,探讨了近代中国画报图像文本的战争叙事、对民族国家神话的展示等问题,发现《点石斋画报》与《良友》对于中日军事冲突的表征存在显著差异:前者倾向于采用夸张、甚至失实的方式描绘、叙述军事冲突,使之成为读者谈论、消费的对象;而后者则试图通过展示民族神话的方式感召读者,在报道战争的同时,在建构民族共同体的想象互动中影响读者。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ino-Japanese military conflicts in Dianshizhai Huabao and Young Companion.Authors find that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pictorials' visual reports:Dianshizhai Huabao inclines to report war in an exaggerated style,even to the distortion of truth,to cater the readership,while Young Companion represents national myth in news photos.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