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中国化的内生性进路:解构理想类型的实践过程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靖[1] 董伟玮[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16年第11期176-183,共8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60);中共中央编译局社会科学基金招标重点项目(12ZBA04)

摘  要:公共行政学中国化命题的提出,直观上是将公共行政学视为一门来自西方的学科。如何将美国公共行政学理论和方法运用于中国实践,构成了公共行政学中国化外生性进路的标准话语。理论和实践(practice)的区分不是天然的,不存在单向的充分反映实践的理论和从外而内地应用于实践的理论,它们是反身性的共在。内生性进路下的公共行政学中国化,总体而言是本土化的、实践者主导的实践导向的此在发掘。周遭世界中的公共行政互动对公共行政学中国化的重要性就在于扭转长期以来突出所谓的政策执行、政治中立等舶来概念而缺乏深层的事实基础的局面。当代中国的治理叙事特别是国家治理叙事构成了中国化公共行政学考察行政互动的宏观背景。如何以局内人视角将周遭世界的行政互动与共同世界的治理话语结合成为统一的叙事图景,构成了公共行政学中国化的现时任务。

关 键 词:公共行政学 中国化 本土化 实践(praxis) 理想类型 

分 类 号:D09[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