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蔡瑞艳[1,2]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博士后流动站,江苏南京210000 [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0
出 处:《宁夏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44-50,共7页NingXia Social Sciences
基 金: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冷战后资本主义阵营衍化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6BKS073);2014年度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当代中国和平发展中的亚太安全秩序困境研究"(项目编号:2014ZDAXM008)
摘 要: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冷战现象在苏联解体之后还是经常出现。随之,国内外出现了关于新冷战的学术讨论,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新冷战更经常性地被人们热议,学术研究也较以前更加活跃。学者们对新冷战的理解出现观点多样化的态势,既有肯定观点即中美新冷战论、美俄新冷战论、美法等新冷战论,又有对新冷战是否存在观点进行争辩的否定论和怀疑论。这些学术成果都部分地借助冷战这个概念来阐述苏联和东欧剧变以来的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及其特征,但很少有人说出新冷战的学理依据与概念含义。新冷战的讨论必须先确定冷战概念,并在历史与现实上分析与回答新冷战"新"在何处以及为什么。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