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法治化思考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范笑迎[1] 

机构地区:[1]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

出  处:《当代法学》2016年第6期89-99,共11页Contemporary Law Review

基  金: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人民币国际化的法律问题研究>(13AZD09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人民币国际化应当以金融法治建设为引领,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法治信用保障。法治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人民币国际化的功能定位在于建立"公平、公正、兼容、有序的国际金融新秩序",对此应当以货币权力的国家化和自主性为前提,以实现人民币对国际商品的定价权为路径,有关国际机制与国内立法对此发挥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其次,人民币国际化主要采取"协商货币"的发展模式,依靠国际协议的发展路径,必须强调协议、框架等国际法律机制在货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性。再次,一国的法律既可以成为主权货币国际化的绊脚石,也可以成为助推器,我国应认真审视国内有关法律制度,适时革除人民币国际化发展中的法律障碍,使国内立法真正成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助推器。

关 键 词:人民币国际化 法治信用 功能定位 协商货币 法律障碍 

分 类 号:D922.285[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