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唐“六经皆文”观念的生成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夏平[1] 

机构地区:[1]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学遗产》2016年第6期56-67,共12页

基  金:2013年度教育部一般项目"唐代官学教育与文学之关系研究"(项目编号13YJA751051)成果之一

摘  要:从扬雄"五经含文"、王充"遵经为文",到刘勰"宗经""征圣"、颜之推"文章者源出五经",俨然形成一条唐前"文本于经"论述的清晰轨迹。但隋及初盛唐,"通经致用"观念占据主流,强调儒家经典的政治和伦理功用,"经"与"文"的关系被弱化。安史之乱削弱了李唐王朝对思想和学术的控制,新《春秋》学派兴起。他们力主"舍传求经",打破传统,标新立异,使经学研究多元化。韩愈和柳宗元等人继承和发扬了新《春秋》学派的批判和怀疑精神,其经学研究为"经""文"重构创造了必要的学术条件。中唐私学兴盛和请益"论文"之风,是"六经皆文"观念兴起的文学环境。科举考试重策文,则是"六经皆文"观念生成的时代要求。

关 键 词:文学释经 新《春秋》学派 游学之风 试策取士 六经皆文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