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人类学系
出 处:《江淮论坛》2016年第6期18-23,34,共7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明德青年学者计划"资助项目"韩非子思想的当代价值研究"(13XNJ012)
摘 要:无论在中国还是海外,"海外华人研究"或"华侨研究"从认识论和政治角度来说,都倾向于保守地宣扬该群体的连续性以及他们与祖国之间的联系。尽管这些社群跨国关系密切,人口流动性强,但是他们往往被视为内部稳定、边界清晰。这一看法本就值得质疑,而如今,由于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生、投资者、跨国白领、游客和志愿者在全球华人流动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理解更显得脱离事实。精英群体的国际流动并不在传统"华侨研究"的考察范围,然而,这些群体不仅对海外华人如何影响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越来越重要,也与华人在海外的长期生活和他们对自我身份的认识相关。由于新的人口流动产生新的全球人际网络,对其关注也使我们能够以比较的眼光看待流动的华人人口以及中国和世界之间新的介入形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