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宇[1] 杨兴智[1] 王铀[1] 王曦[1] 蒋远斌[1] 熊伟[1]
机构地区:[1]重庆市中医院,重庆400021
出 处:《中国中医急症》2016年第11期2193-2195,共3页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利用单纯针灸疗法与琥珀酸索利那新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单纯针灸疗法,针刺选穴选取中极、气海、关元、归来、阴陵泉、肾俞、三阴交、足五里,对照组采用口服琥珀酸索利那新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两组在治疗4周后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在昼夜间排尿次数、尿急、急迫性尿失禁方面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但对照组在上述症状评分中明显优于治疗组,两组间疗效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8周后OAB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排尿症状均得到显著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治疗4周和8周时疗效接近(P>0.05),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症状及OABSS评分虽较治疗前有一定改善,但治疗8周后改善更为明显(P<0.05)。两组治疗4周比较,对照组优于治疗组(P<0.05);在8周时比较,两组差别不大(P>0.05)。治疗组治疗4周和8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4周和8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未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不同程度不良反应11例,总发生率为27.50%,主要表现为口干、便秘、视物模糊、尿潴留各出现1例。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应用针灸疗法治疗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疗效确切,且未出现副反应,但治疗周期相对药物较长。
分 类 号:R24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18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