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勇[1] 

机构地区:[1]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北京100050

出  处:《山东医药》2016年第36期110-112,共3页Shandong Medical Journal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370850;81270838);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23213)

摘  要:器官移植术后排斥反应是影响移植物存活时间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诊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抗体介导排斥反应(AMR)在器官移植排斥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与T细胞介导的急性细胞性排斥反应相比,B细胞参与的移植术后急性AMR治疗效果差、患者预后不佳,属于难治性急性排斥反应。急性AMR的发生与血小板活化、微血栓形成、CD39代谢胞外二磷酸腺苷失衡及B细胞激活等有重要关系,研究其发病机制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从而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

关 键 词:器官移植 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 血小板 B细胞 三磷酸核苷双磷酸水解酶 

分 类 号:R617[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