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苏玉菊[1,2]
机构地区:[1]海南医学院人文社会科学部 [2]清华大学法学院
出 处:《伦理学研究》2016年第6期130-134,共5页Studies in Ethic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现代医疗技术中的生命伦理及其法律问题研究"(11&ZD177);海南省人文医学研究基地立项课题"公共卫生规制基本模式研究"(QRYZH201402);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医事卫生法治研究中心项目"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YF13-Y16)
摘 要:在公共卫生规制中,政府常常依据父爱主义原则对个人的涉己行为进行干预,以维护(或增进)个人福祉。当对非自愿的涉己行为进行干预时,依据的是弱父爱主义;当对自愿的涉己行为进行干预时,依据的是强父爱主义。其中,弱父爱主义因其是对行为人"非自愿"(非理性)的补正以帮助其恢复到"自愿"(理性)状态,因而较容易得到辩护。但是,强父爱主义是对行为人自愿的涉己行为的干预,因行为人并非欠缺理性,因而在论证上存在困难。在公共卫生规制中,弱父爱主义是对能力欠缺者的保护;强父爱主义是对个人自冒风险的防范。
关 键 词:父爱主义 涉己行为 对能力欠缺者的保护 对个人自冒风险的防范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2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