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Ruizhi Wen Hongwei Wang Yefei Ren 张颖楚
机构地区:[1]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出 处:《世界地震译丛》2016年第6期482-499,共18页Translated World Seismology
基 金: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508005)资助
摘 要: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在分析震源物理及活断层附近的地震危险性方面有广泛的影响。由于受到观测台站方位角的限制,详细地确定小地震的破裂方向性存在一定困难。在2013年4月20日和21日的4次震级较大的芦山余震(分别记为事件1,事件2,事件3,事件4)中,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收集了大量强震动记录。这4次芦山余震震源位置靠近且震级相近,但触发的强震动台站空间分布有显著差异。通过分析地震动参数,包括峰值、反应谱和持时,认为事件2和事件3的地震动有明显的方向性效应。采用傅里叶谱比方法证实了破裂方向性的存在,通过反演峰值参数确定了震源破裂方向和破裂速度,并用多次随机反演过程来分析反演结果的不确定性。结果表明,这4次余震有相近的北东-南西走向的破裂面,且震源破裂速度接近,大约为2.1km/s。尽管反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但事件1为对称双向破裂的可能性很高,事件2和事件3的主破裂方向为西南方向,事件4近似为对称双向破裂,略偏向东北方向。破裂方向性效应与周期的相关性也得到了证实。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3.58.22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