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土题材影视创作的“非真实性”问题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厉震林[1] 衣凤翱[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

出  处:《福建艺术》2016年第6期20-26,共7页Fujian Arts

摘  要: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前期,乡土题材影视创作涌现出了诸如《篱笆·女人和狗》(1989)、《辘轳·女人和井》(1991)、《古船·女人和网》(1993)、《山不转水转》(1992)等至今留下“社会记忆”的经典作品。对农村和农民契合时代背景的深切现实关照,为这些作品注入了艺术真实性的基因,标示着其通俗而不低俗的文化品格,这也正是它们艺术生命得以延续的源泉。相对地,总结近些年来国产乡土题材影视创作,一方面是数量上的“丰产”,关于中国北方地区(尤其是东北、华北)的乡土题材影视创作不少,电视剧尤为典型;另一方面是质量上的“歉收”。乡土题材影视创作普遍呈现以下症状:

关 键 词:影视创作 乡土题材 非真实性 20世纪80年代 经典作品 艺术真实性 90年代 社会记忆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