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菊鸿[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外语学院
出 处:《外国文学评论》2016年第4期215-228,共14页Foreign Literature Review
基 金:2015年度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5LZUJBWZY069);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科研创新学术团队建设项目(16LZUWYXSTD01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库切小说《福》中,主人公苏珊一直在追问自己为何没有"实体"以及怎样才能具备"实体"。"实体"是与"主体"存在诸多交集的一个哲学概念。本文提出,库切将苏珊之"实体"问题化的目的在于阐释他自己的主体观,探索何为存在、如何存在的问题,这具体体现在苏珊对"实体"概念的理解嬗变之中。起初,苏珊以为通过书写证明自己的理性思维能力并获得话语权支配者的认可,使自己的"自我意识"获得支配性意识的承认,便可以证明自己的"实体性"存在;但后来她逐渐认识到,承担起对他者的伦理责任才是自我具备实体的必要条件。分析苏珊对"实体"问题的追问有助于我们厘清库切对主体概念的思考轨迹:他虽然对跳出主体-客体相互否定的主体概念范式的困难程度有充分认识,但依然执着坚持对他者负责是自我主体性的根本体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