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双频指数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麻醉在泌尿外科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南[1] 高明涛[1] 于冬梅[1] 周锦[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总医院麻醉科,沈阳110016

出  处:《广东医学》2016年第22期3455-3457,共3页Guangdong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探讨基于脑电双频指数(BIS)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TCI)麻醉用于泌尿外科日间手术对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镇静深度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全麻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日间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手控TCI组(A组)和闭环TCI组(B组),每组20例。设定术中目标BIS值40-60。记录患者入室(TO)、诱导后置入喉罩前(T1)、置入喉罩后(T2)、激光碎石前(T3)、开始激光碎石后(T4)、拔出喉罩前(T5)和拔出喉罩后(T6)的MAP、HR和BIS值,计算(T2-T1)/T1、(T4-T3)/T3和(T6-T5)/T5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BIS的变化幅度,作为评价血流动力学和镇静深度是否稳定的指标。记录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喉罩时间和手术室停留时间;记录麻醉药需求量(丙泊酚用量、芬太尼和米库氯铵追加例数);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事件:心血管治疗、BIS〈40和BIS〉60、躁动和恶心/呕吐发生例数。结果两组T0时点的MAP、HR和BIS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1)/T1、(T4-T3)/T3和(T6-T5)/T5的MAP和HR变化均明显小于A组(P〈0.05)。B组(T2-T1)/T1和(T4-T3)/T3的BIS变化明显小于A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拔喉罩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出手术室时间短于A组(P〈0.05)。B组芬太尼和米库氯铵追加例数少于A组(P〈0.05)。B组BIS〈40和BIS〉60需要调整的例数及恶心/呕吐例数均明显少于A组(P〈0.05)。结论基于BIS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全麻有利于保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稳定和适度的镇静深度,并减少恶心/呕吐发生。

关 键 词:日间手术 BIS 闭环靶控输注 

分 类 号:R614.2[医药卫生—麻醉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