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蚌埠医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出 处:《腹腔镜外科杂志》2016年第10期791-795,共5页Journal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基 金:院人才启动经费(编号:syzrc-2014-007)
摘 要:贲门失弛缓症是一种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性疾病,以吞咽时食管蠕动减少及食管下段括约肌松弛障碍为主要特征。至今,其病因与发病机制仍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是食管Auerbach神经节细胞受损的直接结果。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食物反流、误吸、胸痛及体重下降。其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要目的。手术治疗方法主要有传统Heller肌切开术、微创Heller肌切开术(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Heller肌切开术联合内镜下胃底折叠术、机器人辅助的腹腔镜下Heller肌切开术、经口内镜下环形肌切开术)。目前,多数学者更倾向于采用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不但可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且具有防止胃食管反流的远期疗效。目前经口内镜下Heller肌切开术的报道亦越来越多,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本文现就贲门失弛缓症的最新微创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重点讨论经口内镜下Heller肌切开术与腹腔镜Heller肌切开术的进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