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凌云[1] 刘鑫[1] 张鹏[1] 齐义鹏[1] 程明[1]
出 处:《科学通报》2002年第16期1217-1225,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39970032)
摘 要:血凝素基因(ha)突变的麻疹病毒毒株失去了感染其敏感宿主Vero细胞的能力,但可以感染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系B95a,推测在B95a细胞上有这类麻疹病毒毒株的新的受体分子.为此,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从B95a细胞cDNA文库中筛选、克隆了一个上述麻疹病毒血凝素蛋白(Ha蛋白)的相互作用蛋白基因——bip(b-lymphoblastoid interaction protein of marmoset).该基因cDNA全长1540个碱基对,包含1011个碱基对的可读框,推测编码337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Bip).推导的氨基酸一级结构表明:Bip蛋白含有一个疏水跨膜区和一个疏水引导区.缺失突变体研究表明,Bip蛋白跨膜区缺失不影响Bip蛋白与Ha蛋白的相互作用.在麻疹病毒非允许细胞CHO(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bip基因,结果证明CHO/Bip由非允许细胞变成了对上述麻疹病毒敏感的允许细胞,即表达有Bip蛋白的CHO细胞可以被麻疹病毒吸附、感染.证明bip是位于绒猴-B类淋巴母细胞中的麻疹病毒新的细胞受体基因.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