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科研处 [2]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 [3]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学术研究》2016年第11期163-169,共7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项目“美国文学研究”(CSC97822032);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十八大”重点项目“文学的文化软实力研究”(2013A04);吉林省高教学会2016年重点课题“诺贝尔文学视域下的高校文学教学发展研究”(JGJX2016B30)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白俄罗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阿列克西耶维奇以倾听者角色用"第三只眼"完成了关于历史题材的宏大叙事,其口述纪实小说毫无刻意雕饰藻绘,通过声音纪实原生态的方式呈现了俄罗斯政权现当代不同史程中的恶之花。小说文本诸多对比元素铸就了超强的审美震撼力,作品中审美客体通过各种对立关系相互抗衡、映衬和阐释,接受主体在多重声音、观念、画面的刺激下形成了复杂的立体式审美感受。从审美经验构成的审美感知、想象、情感、理解四要素观之,阿列克西耶维奇口述小说的审美张力具体体现为:场景反差与审美感知、比拟反差与审美想象、人性反差与审美情感、时空反差与审美理解四重审美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