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区域经济教研部 [2]中共四川省委党校 [3]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教授四川成都610072
出 处:《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5期46-49,共4页Journal of Chengd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摘 要: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淡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水涝灾害等生态问题日益凸显,淡水资源越来越少。究其原因,从宏观方面来说是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自然调节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从微观方面来说是粗放型城市建设模式和落后的雨水管理系统,破坏了城市的水文环境。聚焦"自然+"循环,发挥海绵体对水资源的调节作用,探索海绵城市建设的路径,不仅需要我们借鉴国内外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技术和方式,还需要我们保护海绵体的质量、完善海绵体的投资机制、整合海绵技术的力量、激发公众参与的活力,以实现海绵城市的智慧化,促进海绵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