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左鹏军[1]
机构地区:[1]华南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18-27,共10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近代文体观念与文体演变研究"(10BZW071)
摘 要:曾国藩在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写下了一批以军事教育、军纪要求、鼓舞士气为中心内容的通俗诗文,在当时和其后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写作现象。经世致用的入世精神、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是曾国藩通俗诗文创作的内在动力,以兼收并蓄、守正创新、适时而为、振兴文坛风气为己任的理论主张和变革意识是其通俗诗文创作的思想基础,而受命兴办团练、组建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特殊时势则是这些通俗诗文创作的直接触发点。这些通俗诗文不仅表现了曾国藩独特的治军练兵、对敌作战策略,而且形成了具有明显实用性、及时性特点的语言风格和文体形态,表现出明显的通俗化、白话化、口语化、民间化趋势,对近代书面语言的通俗化、传统文体的自觉变革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从这一角度看,曾国藩是近代以来汉语书面语言通俗化、白话化运动的先驱。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