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信用评级调整的因素与效应分析——基于穆迪和标普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的思考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海峰[1] 王爱萍[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  处:《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6期64-70,共7页Social Science Journal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4AZD035)

摘  要:2016年3月,穆迪和标普先后下调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从技术角度出发,此次评级调整的准确性不高;从政治角度考察,此次评级调整的客观性不强;从动态角度考察,此次评级调整的前瞻性不够。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地方政府债务负担过重、企业债务质量堪忧、金融市场不稳定等因素是当前主权信用评级机构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的主要影响因素。此番评级下调行为,短期影响已经率先表现在债市,长期影响尚不明确,且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股票市场行情和外汇市场。对于评级展望的下调,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谨防产生"用脚投票"的羊群行为。应建立应对评级调整的公关机制,寻找经济增长新动力;深层次调整金融体系,构建支持实体经济的有效机制。

关 键 词:主权信用评级 准确性 稳定性 

分 类 号:F830.91[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