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东[1]
机构地区:[1]天津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津300134
出 处:《学术评论》2012年第Z1期128-133,共6页Academic Review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乡村建设思想(百年)史"(10&ZD107);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陕甘宁边区基层议员群体研究"(10YJC7701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会的制度建构,既是历史发展与现实情境的逻辑演绎,同时也是顺应现代革命运动的民主诉求而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更为乡村社会权力结构主体的重塑提供了制度化基础。当乡村权威在这一制度框架内得以重新塑造,并以参议员的身份参与政治的时候,散漫的乡村社会终于被组织起来。当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为国家出路和乡村建设建言献策的同时,也在践行着基层社会的民主自治。不可否认,陕甘宁边区基层参议员的民主参与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实际上从另一方面说明中国的民主理念并未植根于基层社会的经济和心理结构之中。
分 类 号:D422.6[政治法律—政治学] D621.5[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