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永宁[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 处:《学术论坛》2016年第10期119-124,共6页Academic Foru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框架"(12AZW010)的阶段成果
摘 要:文学南京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可阐释性。借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延续着作为地域中心强有力的文化和精神的向心力,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城市形象。文学南京的文化意味与现实遭遇恰恰显现出:民国成立之后,在整个文化的框架内面对北京传统古都的教育文化和上海新型都市的经济,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因而展现出整个中国在世界之林中的国家民族形象。文学南京的丰富和建构,不仅仅来自于城市实体形态的物质建设,更重要的是文学赋予实体形态以更多的文化内涵,反映出民国时期文学南京在新的历史语境下"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建构兼具流动性与独特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