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颖慧[1]
出 处:《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11期142-145,共4页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吉林省社科基金项目"新世纪‘底层文学’的社会学研究"(2016BS51);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科规划研究项目"清末民初女作家社会文化身份的现代性转型"(吉教社科合字[2016]400号);长春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清末民初女作家社会文化身份构建"(长师大社科合字[2015]008号)
摘 要:黑龙江籍作家迟子建多年来执着于东北乡土世界的文化观照,其小说创作在呈现文学价值的同时,也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学价值。迟子建的创作在以下三个方面表达出社会学写作的意味:丰富的社会民俗、温情的社会交往、苦难的社会生存。本文从社会学视角入手,重新解读迟子建的底层叙事,阐释作家对东北乡土文化的深层思考,重新审视其创作的价值和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