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沙先一[1]
机构地区:[1]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文艺研究》2016年第12期55-63,共9页Literature & Art Studi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词经典化研究"(批准号:15BZW04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批准号:PAPD)成果
摘 要:文学作品能够传世是作家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其中寄寓着作者藉以传人、立言不朽的渴望。词史上,唐宋文人认为词体卑微,多以游戏态度为之。虽然苏轼、辛弃疾和李清照从不同的途径提出尊体策略,但有宋一代,尚未将立言不巧的观念赋予词体文学。至清代,情况得以改变,清人大多认为词能传人,藉以不朽。这一观念在清词序跋中得到充分的阐述,是清词尊体思想的重要体现。清人词集序跋中将词作能否传世作为重要的论词标准,对词作可堪传世的赞誉与能否传世的焦虑交织其中。因为追求词作的可传,清人在题材、表现手法以及深层意蕴方面都具有创新意识,创作出数量丰富、感情多元、具有新的时代因素与美学因素的经典词篇,从而为清词中兴注入厚重的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