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满洲猎人笔记》看哈尔滨俄侨作家H.A.巴依科夫“生态伦理观”的建构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石金焕[1] 彭传勇[2,3] 

机构地区:[1]黑河学院中俄边疆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长春130012 [2]黑河学院外国语学院,黑龙江黑河164300 [3]吉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长春130012

出  处:《黑龙江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162-166,共5页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民国时期在华俄侨学术活动及价值研究"(13CZS041);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哈尔滨俄侨作家H.A.巴依科夫创作中的‘文化交融’现象研究"(2016D050);黑河学院第二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摘  要:哈尔滨俄侨作家H.A.巴依科夫在华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并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下了一生中最重要的13部文学作品。这13部作品大多以中国东北"白山黑水"间的山林为场域,以自然、人类两者间的关系为探讨对象,建构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从而使作者成为世界上最早实践"生态文学"的作家之一。而作为作者后期文学创作的一部力作,完成于1942年的《满洲猎人笔记》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这一角度切入主题,认为"生态伦理观"的构筑不仅要尊重亘古不变的自然法则,而且还需要人类自身道德精神素质的提高,也即"精神生态"的建构,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平衡。

关 键 词:哈尔滨俄侨作家 H.A.巴依科夫 《满洲猎人笔记》 生态伦理观 

分 类 号:K29[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