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开展P2P业务的角色定位及法律问题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冯守尊[1] 陈炎[2] 

机构地区:[1]中信银行法律保全部 [2]中信银行法律中心

出  处:《金融电子化》2016年第11期74-76,共3页Financial Computerizing

摘  要:P2P网络借贷平台通常通过收集借款人与出借人(投资人)信息并进行配对撮合完成融资。同时收取中介服务费。我国对应的监管规则将其归为个体网络借贷,具体是“指个体和个体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的直接借贷”。P2P在我国兴起后,因其为融资方和投资方提供了较传统金融中介更为便捷且成本低廉的撮合渠道,满足了社会需求,故呈蓬勃发展之势,代表着金融行业的一个新发展方向。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面对互联网金融兴起的大潮,自然不可能置身事外,而应积极响应变化,在新的金融生态环境中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并关注P2P业务可能存在的法律问题。

关 键 词:P2P网络 法律问题 定位 业务 银行 互联网平台 金融行业 社会需求 

分 类 号:D922.282[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