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编剧为演员“量身定编”的利弊评述  被引量:1

On Pros and Cons of Screenwriters' Tailoring Role for Acto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厉震林[1] 

机构地区:[1]上海戏剧学院,教授200040

出  处:《当代电影》2016年第12期113-117,共5页Contemporary Cinema

基  金:"上海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成果"(项目编号:SH1510GFXK);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新中国电影表演美学史述"(项目批准号:15BC03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国电影在新世纪少有几个银幕主人公成为社会的"公众人物"以及流行语言,编剧为演员"量身定编"或许可以成为银幕主人公"归来"的通道之一,甚至"为演员写戏"乃是一个国家电影工业的成熟标志之一,具有文化和产业的双重意义。但是,必须正视的是,"为人写戏"也有着一种悖论性质的文化"陷阱",因为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强化了文学中心向表演中心的转移,而使电影和表演都缺乏文学性。当前既无需大力鼓吹"量身定编"的妙用,也不必将"量身定编"一棍打死。它需要遵循的一条基本文化原理是:"量身定编"的最后目的,都是为了创造具有感召力、原创性以及中心资源的当代银幕主人公。

关 键 词:银幕主人公 “量身定编” 成熟标志 文化“陷阱” 文化原理 

分 类 号:J905[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