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柏超[1,2] 吕进[3,2] 宁国云[1,2] 祝增荣[4,2]
机构地区:[1]长兴县农业局农作站,浙江长兴313100 [2]浙江大学-湖州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联盟,浙江湖州313000 [3]湖州市植物保护检疫站,浙江湖州313000 [4]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农业部农业昆虫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58
出 处:《浙江农业科学》2016年第12期1974-1975,共2页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浙江省团队科技特派员项目(浙科发农[2013]215号)
摘 要:杂草稻(Oryza sativa f.spontanea)是全球性草害,它与单季稻争水、争肥、争光,可导致水稻减产。广东、湖南、江苏及东北等水稻主产区,杂草稻的发生普遍。2012年在长兴县开始出现杂草稻,2016年长兴县30%稻田遭受杂草稻的危害,初步分析杂草稻主要是由跨区作业的收割机从江苏、安徽等发生区带入的。目前主要采取人工拔除,未来可考虑通过加强植物产地检疫,严格控制种源,实施深耕轮作,单季晚稻种植前进行化学防治等措施来预防其发生,单季晚稻出苗后主要采用人工拔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