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临床医药实践》2016年第12期902-905,共4页Proceeding of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研究和评估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注射氨甲环酸对降低伤口出血量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2月—2015年4月骨科收入院的外伤性股骨颈骨折、发育性关节不良(DDH)、缺血性股骨头坏死以及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80例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缝合伤口完毕后,经潘式引流管注入剂量为1 g的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50 m L,夹闭引流管2 h。对照组同样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缝合伤口完毕后夹闭引流管2 h。两组术后48 h都拔出引流管。对比两组术后总引流量、输血率、输血例数、术前及术后24 h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术前术后24 h的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并在术前及术后3 d给予双下肢静脉彩超检查,对比是否有下肢深静脉血栓(VTE)及肺动脉栓塞(PE)的发生。结果:两组病例中术后总引流量、输血率、24 h血红蛋白含量及血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而两组血小板计数、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及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复查双下肢彩超无静脉血栓形成。结论: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可显著减少术后伤口的出血量及降低输血率,未增加双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的发生风险。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5.12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