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封禁”到“开放”:清代吉林渔业的发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孙景超[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  处:《农业考古》2016年第6期181-187,共7页Agricultural Archaeolog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清史地图集"(项目编号:12&ZD146);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从‘边疆’到‘边界’:清代国家边界的近代转型"(项目编号:2015M581234)

摘  要:清代吉林地区的渔业形态,经历了从"封禁"到"开放"的历史过程。在封禁时期,采办皇室贡品(东珠、鳇鱼等)的打牲乌拉衙门设置"贡江",占据了吉林中西部地区的主要水域;东部地区的黑斤人、费雅喀人等,仍停留在自然渔猎状态。随着清末东北封禁状态的解除,打牲乌拉衙门逐渐消亡,吉林地区的渔业开始向近代民生产业转化,并为今天吉林的渔业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吉林 打牲乌拉 封禁 渔业 

分 类 号:K207[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