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比洛酚酯对肝叶切除患者肝缺血再灌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玲[1] 傅华[1] 李汝泓[1] 路艳[1] 段凤梅[1] 刘燃[1] 张雪松[2] 

机构地区:[1]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河北承德067000 [2]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麻醉科,上海201508

出  处:《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6年第12期1810-1814,共5页China Journal of General Surgery

摘  要:目的:观察氟比洛酚酯对肝叶切除患者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肝叶切除手术的8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在麻醉诱导后手术开始前10 min,观察组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 mg/kg,注射时间为10 min,对照组注射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术后第1、3、5天时天冬门氨酸基转移酶(AST)、丙氨酸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肝门阻断前、肝脏再灌注1、6 h时TNF-α、IL-6、IL-8、MDA、SOD水平的差异。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肝门阻断时间、术中输液量和输血量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诱导前10 min AST、ALT和TBIL水平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术后1、3、5 d时,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升高,且对照组的升高幅度大于观察组(均P<0.05);肝门阻断前两组炎症细胞因子、MDA及SOD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再灌注1、6 h时,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均升高,而观察组SOD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TNF-α、IL-6、IL-8和MDA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氟比洛酚酯可能抑制肝叶切除术中炎症细胞因子和MDA水平,提高SOD的释放,而减轻患者的缺血再灌注损伤。

关 键 词:肝切除术 氟比洛酚酯 缺血再灌损伤 

分 类 号:R657.3[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