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晓华[1]
机构地区:[1]深圳大学文学院
出 处:《当代文坛》2017年第1期91-95,共5页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
摘 要:在21世纪初,张扬的女性书写曾引发了短暂的话语狂欢,但其运行轨迹却于此后迅速下滑。在反思女性书写衰落的原因时,本文作者发现了一个深层线索:(1)从20世纪80年代末起,女性写作便开始演绎独立书写的可能性,试图建立专属于女性的本体论;(2)在这个过程中,它采取了将"女人性"剥离出来的写作策略,试图建造一块"飞地",但也因此撕裂了传统的性别版图;(3)当相应文本中普遍出现了裂痕-深渊意象时,两性对峙的局面也随即凸显,而天平始终向占主导地位的"第一性"倾斜;(4)为了颠覆代表主流性别秩序的阴阳之道,林白等人有意识或下意识地虚构女人占据上风的情境,却又因此违背了女性写作追求平等的初衷,造就了新的悖论;(5)由于尚未找到走出困境之路,女性写作遭遇了深层危机。由此可见,女性写作的"衰落"不是由于它已经实现了自己的计划,相反,它还远远没有完成自己的成年礼仪式,还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地带。要走出当下的间歇期,女性写作需要重启现代性筹划,演绎两性平等交往的可能性,继续创造文字之境和语言之灯。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