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肽来源、分类方式、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作  者:刘秀[1] 郭中坤[2] 王可洲[1,2] 

机构地区:[1]济南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250200 [2]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济南250002

出  处:《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6年第6期539-543,共5页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

基  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ZR2015YL036);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医药卫生科技创新工程;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2013GC03010);济南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1268)

摘  要:近年来,抗生素的滥用引发大量耐药菌株产生、抗生素疗效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作为抗生素的一类可能替代物,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对部分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也具有抑杀作用,且不易产生耐药性,在医学、兽医学和生命科学等研究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抗菌肽的来源、分类方式、生物学活性、作用机制和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综合阐述了国内外关于抗菌肽的研究动态。

关 键 词:生物学活性 分类方式 抗菌肽 应用 广谱抗菌活性 抗生素 耐药菌株 抑杀作用 

分 类 号:R978.1[医药卫生—药品]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